文/蔡智豪;攝影/白環禎
「姑婆芋」是郊山常見的大型草本植物,分類上為天南星科(Araceae)姑婆芋屬(Alocasia),主要特徵是葉子為半盾狀廣卵狀心形,長達一公尺;莖是肉質圓柱狀;花序具佛焰苞,雄花在上,雌花在下,中間為不孕花;果實為紅色的漿果。
姑婆芋在開花時,花會發出特殊的氣味,目的在吸引逐臭之夫「蠅類」來幫忙傳粉。他為避免自花授粉,故雄花與雌花會先後成熟;當雌花授孕後,佛焰苞中間會縮緊,果實成熟時,則會裂開反捲,讓果實露出。
陳玉峯教授曾推測台灣的熱帶雨林茄苳林型的樹下,必有山棕、姑婆芋、台灣芭蕉等等。因此現今姑婆芋分布的環境,某種程度代表著這裡過去是熱帶雨林的生態系。台灣是北迴歸線穿越的一座高山島,是熱帶的邊緣,也是北半球熱帶雨林分布的最北界。但不幸的是台灣淺山的生態系與人類的開發區高度重疊,以致熱帶雨林幾乎被破壞殆盡,目前殘存的僅零星分布在尚未開發的溪谷環境中。
現在人類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考驗,淺山的原生生態系不僅是許多野生動物的重要棲地,此生態系亦同時扮演著保護人類生存的防護罩及緩衝帶的角色。而人們所發起的森林保護運動,內涵其實就是在告訴其他人「森林在保護人類」。因此為後代子孫的生存,淺山生態的保育,亟待您共同參與復育的工作。

圖1. 姑婆芋為淺山常見的大型草本植物。

圖2. 姑婆芋的葉形為半盾狀心形,長達一公尺。

圖3. 姑婆芋為天南星科,花序具有佛焰苞是重要的特徵。

圖4. 姑婆芋果實成熟時,佛焰苞會裂開反捲,讓果實露出。
|